7月5日,《證券日報》記者從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會官方獲悉,中汽協根據統計重點企業(yè)旬報情況預估,今年上半年,汽車行業(yè)累計銷量預估完成1280.1萬輛,同比增長24.8%;6月份汽車行業(yè)銷量預估完成192.6萬輛,同比下降16.3%。細分車型來看,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4.9%,商用車銷量同比下降20.8%。
“二季度芯片短缺的影響比第一季度嚴重,部分車企在一定程度上調整了生產節(jié)奏,相對于企業(yè)原計劃產銷量,二季度實際產能可能降低10%左右。”中汽協總工程師、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,截至目前,中國半導體自給率為15%,其中汽車芯片自給率不足5%。這其中,MCU控制芯片最為緊缺。由于當前汽車芯片供應缺口、恢復周期等信息的不清晰,市場上出現芯片分銷商囤貨居奇、漫天要價情況。
同時,企業(yè)也選擇大量囤貨掃貨,提高芯片庫存,來抵御未來的風險,進一步加劇了當前芯片短缺困境。中汽協方面樂觀預計,汽車芯片短缺情況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緩解。
不過,記者注意到,新能源汽車銷量成為車市一抹亮色,年內有望逆勢創(chuàng)新高。根據中汽協預測,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實現46%的增長。對此,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認為,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200萬輛不成問題。業(yè)內也普遍認為,未來幾年,新能源汽車行業(yè)的增速將在新興行業(yè)中領跑,此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上下游公司也將迎來新浪潮。
芯片短缺致熱門車型庫存緊張
據中汽協公布的5月份產銷數據顯示,今年5月份,汽車產銷環(huán)比和同比出現年內首降,汽車產銷分別為204萬輛和212.8萬輛,環(huán)比下降8.7%和5.5%,同比下降6.8%和3.1%。
中汽協方面認為,芯片短缺是導致5月汽車產銷雙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。新浪財經專欄作家林示告訴記者,隨著車市復蘇,汽車產業(yè)的快速發(fā)展帶來爆發(fā)式需求。而芯片代工廠在車規(guī)芯片上的產能布局不能及時跟上行業(yè)需求,導致了供需的錯位。進而發(fā)生了催貨、搶芯、漲價等現象。
從終端銷售情況來看,芯片短缺的影響也十分明顯。據記者觀察,目前一些熱門車型庫存日益緊張,比如一汽-大眾、日產、福特的車型,主要帶來的影響是車型庫存深度的降低,經銷商的進銷差也在縮小。不過,越是高端品牌收窄幅度越小,越是中端品牌收窄幅度越大。
對此,理想汽車CEO李想此前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,這一輪芯片缺貨缺的不是主芯片,缺的都是功能芯片。“像高通、地平線的芯片是不缺貨的,因為先進制程的整個產能是有很好保證的。”他補充道,不過一個NOA的控制器上面會有很多價格并不高的芯片,缺了它們也會導致整個控制器無法使用。
至于危機何時才能解除,由于芯片短缺波及169個行業(yè),產業(yè)鏈影響非常廣泛,各家機構和車企普遍預計對汽車產業(yè)的影響至少持續(xù)到2022年,甚至有供應商宣稱,高端芯片供應不足的問題至少要到2023年才能解決。
需要指出的是,此次芯片危機已經讓車企深刻認識到了當前芯片運作模式的不足,并借此開拓國內已經具備代工能力的新合作伙伴。
據悉,中國國產光刻機已經能夠量產55nm芯片,28nm產業(yè)鏈也將在1-2年內完全國產化。在林示看來,隨著國內不斷加大對半導體產業(yè)的投資,完成復雜的芯片設計和通過嚴苛的ASIL-D安全驗證時間縮短。若國內芯片公司能盡早加入供應商體系,將是一次巨大的發(fā)展機會。
新能源車步入市場化階段
與市場整體下挫走勢不同,新能源車年內景氣度不斷高漲。根據中汽協公布的數據,今年5月份,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21.7萬輛,同比增長159.7%;前5個月累計銷量達95.0萬輛,同比增長224.2%。按照中汽協最新的預測,2021年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有望突破200萬輛,達240萬輛。
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延續(xù)了高增長的態(tài)勢。在這一背景下,造車新勢力亦率先曬出了6月份的成績單:蔚來以8083輛交付量排名第一,理想汽車以7713輛排名第二,小鵬汽車月交付6565輛位居第三,同比增長分別為116%、321%和617%;哪吒和零跑則以5138輛和3941輛分列第四和第五位。
事實上,除市場整體因素外,各造車新勢力企業(yè)在渠道及充電站布局等方面的推進,在一定程度也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轉換率。在師建華看來,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進步、續(xù)航里程的提升等,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,新能源車市已經進入了真正的市場化階段。
與此同時,在“碳中和”和“碳達峰”兩個方針政策的倡導下,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內外部環(huán)境還在不斷優(yōu)化、加速發(fā)展。一方面,產業(yè)界的各項規(guī)劃對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比指明了確切的發(fā)展目標;另一方面,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也給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(fā)展提供了更多支持與鼓勵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