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涼山腹地,蜿蜒的江河之上,一座海拔2400余米的縣城坐落其中。這座縣城名為布拖,世界上最大的換流站——布拖換流站便位于此地。白鶴灘水電站所發(fā)的電能,就是從這里跨越2000多公里直達江蘇、浙江兩省負荷中心。
臨近兔年春節(jié),布拖換流站的工作并未停歇,多位年輕的運維人員還堅守在崗位上,保障電力的可靠供應。
夜里,運行人員張恩森與檢修班組的次爾杜吉、李沛霖正準備一同前往極二換流變廣場,檢查新裝在線監(jiān)測裝置的運轉情況。
換流變廣場上,漫天飄零的大雪在黃色、藍色的電力設備的點綴下,為新春增添了獨特的韻味。
張恩森首先檢查了現場設備的狀態(tài),確認了周圍環(huán)境安全。緊接著,次爾杜吉和李沛霖便開始對這臺新設備做“體檢”。從建立新設備動態(tài)跟蹤制度,到有針對性地制定問題處理方案,兩名年輕人制定的“體檢套餐”為日后設備安全可靠運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嚴寒之下,為保障節(jié)假日特高壓電網穩(wěn)定運行,一支平均年齡還不到26歲的運維隊伍將繼續(xù)在此堅守,為群眾溫暖過春節(jié)貢獻“布拖”力量。
張恩森來自東北,自2019年在大學第一次接觸到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后,他就希望有一天可以親身參與到換流站的建設中。如愿考入四川電網后,張恩森積極承擔起站內的消防籌備驗收工作。為保證設備的順利安裝,張恩森每天跟隨經驗豐富的老員工,學習消防有關知識,并前往現場與設備相關廠家交流學習。
“距離上次回家已經整整一年了,來到離家這么遠的地方建設,說不想家是假的。”張恩森說,“但當站里設備逐漸投運,心里的成就感無以言表。”
次爾杜吉來自涼山州木里藏區(qū),在他的記憶中,小時候村中并不通電。每個漆黑的夜晚都靠村民的火把來照明。后來,四川電網在偏遠的大山深處修建起了鐵塔,村里終于通了電。在四川電網點亮的燈光下,杜吉憑借個人的努力,成為了他們村里第一個考入“211”的大學生。
大學畢業(yè)后,次爾杜吉成功考入國網四川直流中心,來到了位于家鄉(xiāng)的布拖換流站,實現了“回到家鄉(xiāng),建設家鄉(xiāng)”的愿望。
2022年5月,杜吉肩負起一期輔助系統(tǒng)和土建組的驗收工作。60余天,他起早貪黑,奔走在項目現場與寢室之間。8月,在二期低端換流變安裝期間,杜吉發(fā)現多個閥側升高座和套管存在嚴重缺陷,他主動匯報上級,反映了現場存在的問題,確保了低端換流變的順利投運。
李沛霖常被大家親切地稱為“鐵人小李”,因為他曾經堅持連續(xù)駐站值守118天。在近4個月的時間里,他憑借踏實的工作態(tài)度和過硬的二次檢修本領,贏得了同事和廠家的信任,成為了布拖站的中堅力量。
2022年,“鐵人小李”主要負責布拖站二期交流濾波器場二次籌備的工作。面對一張張設備排查標卡與一份份技術分析手冊,李沛霖主動挑起擔子,白天帶著各單位人員去現場干活,晚上回來完善各種資料和上級交代的事務。
冒著雨雪匍匐在狹小的電纜溝里進行隱患排查,頂著烈日爬上換流變核對接線盒的每根線芯,無數個深夜里核對屏柜中每條回路……“鐵人小李”以飽滿的工作熱情,在大涼山深處默默守護著萬家團圓。
布拖換流站作為世界上占地面積最大、變電容量最大的特高壓換流站,兩期工程投產以來,累計輸送電能已突破100億千瓦時。
龐大的數據背后,是60余名青年晝夜交替的努力;牢固送電“安全網”的背后,是他們駐站不離的堅守。青春“脈搏”與直流系統(tǒng)同頻共振,將光亮送向祖國的東方!(實習記者 蘇菁菁)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