脫貧攻堅,電力先行。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主動融入西藏自治區(qū)“專項扶貧引導、行業(yè)扶貧跟進、社會扶貧支持、援藏扶貧傾斜”的大扶貧格局,服務自治區(qū)打贏脫貧攻堅戰(zhàn)。2018年、2019年,該公司連續(xù)兩年在西藏自治區(qū)脫貧攻堅考核中評價為“好”。國網西藏電力農電部獲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(chuàng)新獎。
高原發(fā)展注入強勁動力
10月8日,日喀則市白朗縣珠峰華綠生態(tài)農業(yè)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內,機器轟鳴。“我們公司的有機化肥加工廠之前靠一條臨時搭建的電力線路供電,但那時電力供應不足,帶不動大功率機器。久而久之,廠里大部分工作只能依靠人力,產量一直提不上去。”該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愛民介紹。
2018年起,隨著“三區(qū)三州”深度貧困地區(qū)電網建設的推進,西藏農牧區(qū)電網供電能力不斷增強。“現在我們開足馬力生產,產量成倍增長。今年我們又招收了19名農牧民。”王愛民說。
近年來,西藏電網步入歷史上發(fā)展最快、投入最大、成效最明顯的時期,繼青藏聯網、川藏聯網工程后,又開工建設了藏中電力聯網工程和阿里聯網工程;先后投資約224億元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和“三區(qū)三州”深度貧困地區(qū)電網建設工程,惠及近230萬人。
國網西藏電力還依托電網工程建設增加農牧民收入,在阿里聯網工程等重點工程建設中,通過使用當地人工等方式增加農牧民收入13.31億元。
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
近五年來,西藏電網用電負荷保持持續(xù)快速增長,全社會用電量從2015年的20.33億千瓦時增長至2019年的77.6億千瓦時,供電可靠率達99.42%、提升0.22個百分點,綜合電壓合格率達98.53%、提升1.82個百分點。
充足可靠的電力極大改善了農牧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,讓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更強。
察隅縣南雪村位于海拔5000多米的哲拉山中,是一個只有9戶人家的偏僻小村落。過去,南雪村靠1臺12千瓦的水力發(fā)電機供電,東家點燈西家滅。古卡鄉(xiāng)10千伏及以下中低壓配電工程投運后,南雪村村民用上了穩(wěn)定可靠的電力。村民次仁多吉將穩(wěn)壓器收了起來:“過去看電視必須連上穩(wěn)壓器,現在電視畫面很穩(wěn)定,它可以‘退休’了。”
巴日鄉(xiāng)是察雅縣最后一個通大電網的鄉(xiāng),有近700戶人家。在巴日鄉(xiāng)35千伏變電站配套10千伏送出工程投運前,絕大多數人家都用光伏板發(fā)電照明。“我們巴日鄉(xiāng)用上大網電后,大家每天臉上都掛著笑容,使用電視、冰箱、洗衣機、打茶機、磨糌粑機等各種大小電器都不受限制了。大家都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兒了,有的想開理發(fā)店,有的想賣家電,有的甚至想在鄉(xiāng)里開農產品加工廠。我相信我們巴日鄉(xiāng)的經濟會快速發(fā)展起來,大家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幸福。”鄉(xiāng)長張少強介紹。
脫貧路上并肩前行
近年來,國網西藏電力深入落實自治區(qū)“強基惠民”工作部署,累計派出22支工作隊、9名駐村第一書記、1222名駐村工作隊隊員,投入辦實事經費和結對幫扶資金1095.5萬元,幫助41個貧困村出列,帶動4383名貧困村民脫貧。
“駐村隊來了幾批了,國網西藏電力的駐村隊非常好。”昂仁縣多白鄉(xiāng)德夏村村民赤烈用漢語一字一句地說。
2018年,國網西藏電力駐村隊員來到德夏村。為了讓村民了解黨的扶貧政策,駐村第一書記拉旺決定辦夜校,每周兩次把村民召集到駐村點學習。一段時間后,村民從最初的懷疑、觀望向主動希望脫貧致富轉變。
拉旺與駐村隊員又籌集到愛心款62475元,用于修建村幼兒園和公共廁所。2019年10月,多白鄉(xiāng)小學到鄉(xiāng)政府的老化線路完成改造。
德夏村到多白村原來有一條5千米長的土路。2019年,拉旺將修建德夏村到多白村柏油路的項目報了上去。項目獲批后,嶄新的柏油路很快修好了,村民出行更加方便了。德夏、多白聯村光伏扶貧項目也批下來了。2019年年底,德夏、多白聯村光伏扶貧電站投運,年可產生效益約28萬元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