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間三月芳菲始,又是一年清明時。清明,中華民族掃墓祭祖、緬懷英烈的日子。2021年恰逢黨的百年華誕,撫今追昔祭英魂,鑒往知來守初心,今年的清明節(jié)尤顯特別。
百年征程,承載風(fēng)霜,英靈化作千萬松,雄關(guān)漫漫,鐵血風(fēng)雨,承載著無數(shù)英雄人物的肝膽之心。一寸山河一寸血,一抔熱土一抔魂,今日的祖國一朵朵芳華染著英雄與先烈們的血色綻放。碧海丹霞志士心,桃花紅雨英雄血,我們又怎能忘記?
每個時代,都有英雄。細數(shù)百年以來,心懷人民與家國的他們,不畏艱險,奮勇上前,赴湯蹈火,在所不辭,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。這些英雄烈士值得我們永遠銘記。
28歲的夏明翰在刑場上寫下《就義詩》這首大義凜然、氣壯山河的戰(zhàn)斗詩篇,表達出了共產(chǎn)黨人對遠大理想的堅貞;36歲的方志敏在獄中寫下《清貧》,譜寫了一曲共產(chǎn)黨人的正氣歌,真正履行了“我生存一天就要為中國呼喊一天”的錚錚誓言;42歲的焦裕祿為改變蘭考貧困面貌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、艱苦奮斗、科學(xué)求實、迎難而上、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;50歲的孔繁森一腔熱血灑高原,帶領(lǐng)西藏人民群眾脫貧致富,拉動西藏經(jīng)濟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堅守著共產(chǎn)黨人為民的初心……
死亡不是真正的逝去,遺忘才是永恒的消亡。那些擋在我們身前的勇士,那些肩負家國情懷的英雄,盡管肉體沒入了歷史的長河,但其精神不朽、意志不滅,如一盞盞明燈熠熠生輝,指引方向。我們不能忘記他們張開臂膀時的勇氣、也不敢忘記他們直面敵寇時的熱誠。我們將帶著先烈們清澈的愛和數(shù)代人的企盼,抵達我們共同向往的明天。
如今的中國到處都是生機盎然的景象,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。我們生在矞矞皇皇之世,走在錯錯落落的歷史大道上,回望身后,我們身后的路很長很長,那是無數(shù)英雄烈士用鮮血和生命鋪陳而來;放眼腳下,我們身前的路很長很長,吾輩當(dāng)以“后浪”之勢,奔騰不息,不負英雄,不負這百年偉業(yè),為中華之未來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赤子丹心昭日月,英雄肝膽映山河。那些長眠于地下的名字,不該被遺忘;那些堅毅篤定的面孔,應(yīng)該永遠被牢記。英烈在烈火中永生,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。
清明時節(jié),正是慎終追遠之時,讓我們感恩英烈、告慰英烈!
評論